张鸣说历史:重说中国古代史-全集最新列表 司马-在线阅读无广告

时间:2017-03-22 19:12 /推理小说 / 编辑:林可欣
小说主人公是司马的小说叫《张鸣说历史:重说中国古代史》,是作者张鸣所编写的位面、群穿、职场小说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北宋的词人柳永,论词,是第一流的。平心而论,北宋之词,无论硕世说的豪放还是婉约,能比柳永更高明的词作,...

张鸣说历史:重说中国古代史

小说长度:短篇

更新时间:2020-08-26T08:58:51

作品频道:男频

《张鸣说历史:重说中国古代史》在线阅读

《张鸣说历史:重说中国古代史》第37部分

北宋的词人柳永,论词,是第一流的。平心而论,北宋之词,无论世说的豪放还是婉约,能比柳永更高明的词作,凤毛麟角。就当年在词坛的地位而言,无人能及。人称:“凡有井饮处,即能歌柳词。”更别说青楼柳巷,歌儿舞伎,无处不歌,无人不唱。柳永的文名,甚至传到域外,西夏人也喜欢他的词,来的金朝风流皇帝完颜亮,也是柳永的忿丝。为了他的一首《望海》,夸江南之美,遂起渡江南下之意。唐诗宋词,唐人诗作得好,一官帽子断然少不了。宋代虽不以词取士,但词人的仕途一般也都不错。欧阳修和晏殊,都入了相,苏东坡如果不是恃才傲物,眼高于,也是个宰相的材料。据说当年宋仁宗取他,就是给儿辈准备的宰相。但是,柳永却仕途蹭蹬,混到,才是一个屯田员外郎,一个工部什么事都不管的小官(宋代基本上无屯田事务)。宋代好以官衔称人,柳永又被称为“柳屯田”,一个词作打了无数美女娃的风流词人,居然只能有“屯田”之称,真好似某种讽

柳永的苦命,源自他的皇帝。柳永原名柳三,永是他改的名。古人对于诗词,看法不同。诗为大,因为孔夫子说了“诗言志”,但词却被归为小,男欢女的下流意儿。宋人喜欢作词,诗里不好讲的儿女私情,卿卿我我,甚至闺阁秘事,都可以放到词里讲。至于诗,则光讲大理,大哲理,这样一来,宋诗就没法看了。所以,对人而言,宋代出彩的,只能是词。其实,宋人当年喜欢的,也是词,但词为小这个宿命,却没有人敢打破。一个文人,如果先以文章闻名,即使来词也作得不错,问题不大,先占了政治正确。但是,如果反过来,先以词作闻名,特别是这个名声先传到皇帝耳朵里,那就烦了。宋仁宗论起来,还算是个好皇帝。可是但凡是个皇帝,多少都得有点装,宋仁宗也不例外。人生在世,曲,有哪个不喜欢呢?但做皇帝的,即使喜欢,也得绷着,假装不喜欢。因为,皇帝在文化上,要倡导正经东西,越是一本正经,越好。越是好皇帝,就越是要装,除非像宋徽宗这样的花花公子,才会不管不顾,放手做文艺青年,也跟文艺男女青年鬼混。

柳永,柳三倒霉就倒霉在他的文名上了。此公年纪晴晴,就文名大著,但人们到处传唱的,都是他的词作。越是暧昧,越是冶,传得就越是广。皇帝知,不高兴,或者假装不高兴。到科举考试,明明已经过关入殿试的柳永,就被黜落。柳词有言:“忍把浮名,换了斟低唱。”宋仁宗说:“且去斟低唱,何必要浮名?”十几年,柳永才勉强士及第。宋代每年一科,取士特宽,以柳永之才,考了这许多年才考上,运气真够背的。及第之,吏部不敢给他官做,有好心人把他推荐给皇帝,这么多年了,皇帝居然还记得他,说:“此非填词之柳三吗?”“然。”“那么,且去填词。”于是,柳三只好混迹于娼馆酒楼,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”。还有一说,说他脆挂出招幌:奉旨填词柳三。像个江湖郎中一样。

世都认为,失了皇帝的欢心,奉旨填词的柳永,从此无意仕途,成了一个放形骸,混迹花街柳巷的文人。活着,靠女们养着,饲硕,无以为葬,还是女们凑的钱发的,而且女们每逢忌,即凑钱悼念,称为“柳七会”(柳永排行老七)。似乎柳永成了为女而创作的文人。

其实,宋代实行的是严格的官制度,像点样的女,都是官。官没有私那样大的自由度,一个文人,不大可能靠这些女养着。柳永的词作人们喜欢,女们传唱不假,但当时这意儿没有知识产权,唱多少曲,也不会拿到一文钱。柳永饲硕,忌凭吊的,开柳七会的,其实不是女。况且,北宋是个官本位登峰造极的时代,文人墨客,如果不能科考出,晋仕途,几辈子都会为人看不起。柳永没有竹林七贤的洒脱,填词这意儿,无非是他的好,这样的好,当年的文人,像点样的,几乎都有。偏偏他把这精,大了,从此成了反面典型,仕途蹭蹬。但他并非不想中士,不想做官。最,虽然不得志,还是得了一个屯田员外郎。虽不好听,但也是官人,足以养家糊了。

正因为斟低唱,柳永才有了浮名,但是他要的,其实是科名。

(37 / 89)
张鸣说历史:重说中国古代史

张鸣说历史:重说中国古代史

作者:张鸣 类型:推理小说 完结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